第212章 消失了?-《大明1521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东边是大捷,西边也是大捷,战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南京。
    城里的百姓,自发的走上了街头,载歌载舞庆祝着战乱即将结束,期待着生活回归平静。
    前军都督府的所有人,在听到捷报的时候,都不由自主的舒了口气。
    总算是结束了!
    每个人的脸上,都是发自内心的笑容。
    唯独嘉靖,依旧站在那幅堪舆图前,满脸的凝重。
    这次叛乱的平定,容易程度超乎想象,他的内心中,始终感觉到一丝的不安。
    不安的缘由之一,是陈思盼那群人,到底在哪里。
    这一伙人加起来,也不过只有区区几百人。
    这样的规模,甚至都没有引起前军都督府的主意,当他们离开罗源后,就消失在了堪舆图上。
    从那以后,再也没人提起。
    但嘉靖却没有忘记,也没有忽略这队人。
    历史上本朝前期,倭寇还没有成气候,所以在大部分的人内心中,并没有把这样一群矮子当会事。
    但实际上,这群人的战斗力却是惊人的。
    至少在戚继光的戚家军成型之前,可谓是所向披靡。
    仅有历史记载的。
    嘉靖三十四年,六月七日。
    五十三个倭寇,从浙江绍兴上虞登岸。
    仅凭这么点人,就洗劫浙、皖、苏三省。
    攻略州县二十余处,甚至一度打到了南京城下。
    横行八十余日,历经八郡,转战三千里,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,包括一位御史、一位县丞、二位指挥和二个把总。
    《筹海图编》记载:“盖此五十三人者,滑而有谋,猛而善斗,殆贼中之精选,非常贼也!”
    当下东瀛正值战国,矮子们真的有能力漂洋过海到大明来袭掠么?
    怕是不能。
    所谓倭寇,不过是大明那些流窜在海上的海盗,收留的东瀛浪人罢了。
    他们存在的唯一价值,就是战斗。
    所以对上那些大部分时间还要屯田的大明士兵,就体现出了专业和兼职的差距。
    后来戚家军的成功,也证明了这点。
    当这些浪人,面对同样是职业士兵的戚家军时,丝毫占不到便宜。
    可惜的是,大明军队的职业化道路,刚刚开始,就已经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敏感神经。
    大明现在的军队,完成了一半职业化改造的,也只有锦衣卫而已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刚刚踏入职业化改革门槛的,就是羽林和虎贲二卫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