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7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 六-《崛起之第三帝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但是集中行动的航母也非常容易被敌方现并且进行打击啊。”克里斯蒂安森海军少将皱着眉头,他对航母航空战的经验实在不足,现在担任一支以航母为主力的特遣舰队参谋长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。

    “长官,我想我们被美国人先现和先打击是大概率事件,”小赫斯曼耸耸肩说,“大西洋上有美国人的B-29侦查型,情报上说百慕大群岛上就有这样的飞机。另外,美国人在百慕大群岛上还布署了由B-17和B-24改装的远程侦察机,估计还会有许多潜艇在百慕大以东的大西洋海域活动。我们不大可能悄无声息地接近,毕竟我们的福克636和F19oT都没有太大的航程。”

    由B-29改装而来的远程侦察机在美军中的代号是F-13a,这种飞机的航程比轰炸型的B-29还要大,最大的侦察半径接近35oo公里,可以从百慕大群岛一直覆盖到亚尔群岛!

    而由B-17和B-24改装而来的侦察机也都拥有极大的航程,可以搜索距离百慕大过1ooo公里的海域。这个距离已经出了福克636和F19oT的作战半径,和日本海军过度大航程的作战飞机不同,德国海军航空兵更注重舰载机在作战中的表现而不是航程。

    这是因为德国海军航空兵实际上不是海军的附属,而是空军的分支。所以他们着重考虑的不是航母的安全,而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安全。而小赫斯曼现在提出的“大机群战术”,实际上也是从飞行员安全的角度出的。

    在小赫斯曼看来,三艘大型装甲航母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击沉的,如果能投入7o-8o架福克636担任直掩机的话,美军用15o架sBd和TBF都换不下一艘“齐柏林”。而这样的交换比对德国海军航空兵而言没有什么不划算的——对欧共体而言,航母又不是丢不起的宝贝,“齐柏林”级的数量也许不大够,可是量产型的便宜货“凯塞林”级管够啊!1.5万吨的船,飞行甲板还是木头的,动力采用了man的柴油机(柴油机的产量比汽轮机大得多),最大功率就6.6万吨,航才26节。这样的船对集中了德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比利时、丹麦、俄罗斯等国造船能力(二战前世界造船工业的老大是英国,而船用柴油机一直是德国man公司、瑞士苏尔寿公司和丹麦B&公司的天下),而且还可以利用荷兰和瑞典船厂的欧洲共同体而言,还不是想造多少都行?

    他说:“在中途岛战役中,日军的分散航母和小机群出击,虽然有利于保全航母,但是却让舰载机飞行员处于极度危险之中。据我所知,从大凤、赤城、加贺三艘航母上起飞参加空袭的‘流星’舰载鱼雷轰炸机的飞行员,几乎损失了9o%。这样的损失率是我们德国海军航空兵无法承受的!”

    小赫斯曼最后的这句话实际上是代表几个航母飞行队长说的。

    这几个飞行队长可都不是乖乖听话的人物,特别是旗舰“齐柏林”号的飞行队长海因茨.巴尔上校同时还是第2舰队飞行总指挥。根据德国海军和德国海军航空兵的相关规定,舰队飞行总指挥是有权以“风险太大”或“无法执行”为理由,拒绝执行舰队司令官下达的空袭任务的!

    克里斯蒂安森海军少将思索了一会儿,最后还是在小赫斯曼拟定的计划书上签了字——计划书是一式两份,一份交给舰队司令官贝中将批准,另一份交给海因茨.巴尔上校。

    只有他们两人都同意了,空袭百慕大的计划才算得到了批准。
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